|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三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清晨。
我坐在办公室的软皮椅上呆望着面前的一堆文件,心里实在是有些烦躁不安。当一个人面临选择的时候略有烦躁应该是很正常的,但我却感觉自己很不正常。文件上的铅字在我的眼里迅速地跳动,好一阵子我才反应过来是自己眼皮在跳的缘故。尽管外婆从小就坚定的向我灌输左眼跳灾,右眼跳财的朴素迷信,而我却固执地认为无论怎样,眼皮跳始终不是好兆头,这是我多年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所以我对它有着原始的恐惧,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生,也无法很好地区分每一次跳动究竟是灾难的预警还是自然的生理调节,这就让我在频繁的眼皮活动中提心吊胆,我也随之变得猥琐了。
电话铃声适时的响起,抓起话筒,分管副局长齐明康浑厚的低音一字一顿:“办公室吗?我齐明康。黄涛在不在?”。我迅速地从眼皮的猜想里摆脱出来,脸上不自觉地堆起笑容:“齐局长啊,您好,我就是。”“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好的,我马上来。”
放下电话,我下意识地再望了望桌上的文件和被自己坐得有些磨损的坐椅,把T恤衫的下摆往裤子里收了收,转身而去。门在身后很清脆的哐铛一声,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关闭而是另一扇命运之门开启的声音。
齐副局长办公室的红旗明显地有些脏了,很没精神地偎在墙角,象一只巨大而懒散的宠物。窗边那几盆花倒还精神抖擞,无论颜色和形状都很到位,局长本人看上去也很到位,恤衫质地高贵,头发很短很倔强地矗立着。
“齐局长。”
局长严肃地看看我,头很恰当地朝大班桌对面的椅子偏了一偏。我慢慢地蹭过去,千万不能走得太快,这点技巧我是掌握了的。
“法规处的梁副处长要下到东阳技校去锻炼。局里考虑,你跟他一起去,做校办公室副主任。学校工作嘛,是很锻炼人的,千头万绪,方方面面,你的文字不错,具体事务多学习。总的来讲一个原则,办事,做人。”
局长知道用不着征求我的意见,一时间我也没有想到很合适的表态的话,只好努力地笑,笑得很虔诚很感激的样子。
这个任命我三天前就已经知道了,所以无所谓意外惊喜。C城的干部队伍最近在大规模的调整,我的一位至亲是原市教委主任,他们这个层次的干部面对这次大换血,考虑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去向问题,还有自己身边人的去向。于是在他为自己安排好去市人大任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的事情后,我也得到了这次提拔。他对我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面无表情,我已经习惯了,他就是这样,哪怕是亲戚,帮你办事也没有多余的话。办成了就说组织是信任你的,你自己是努力的,机会也是好的。办不成也不解释。
梁建华随曾局长到下面的几个区县去检查工作未归,这就意味着我至少还有一段时间慢慢处理自己的事情。而当我坐回自己的办公室,细细想来,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事值得使用“处理”这个词语。
按照一般的情形,接下来我多半应该对自己的新单位进行必要的想象,单位环境,单位效益,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甚至可以细化到有没有略带姿色能够平添工作乐趣的女同事。然而我却做不到,因为我对东阳,太熟悉了。
东阳技校是C市近两百多所技工学校中唯一的一个局直属的事业单位。校长,书记均由局里委派,享受正处级待遇。局里需要干部使用,也往往直接从东阳征调。现在局里的人事处,技能开发处,党办,局办的头头都出身于那里。大家既是校友,和局里的土生干部相比又算是外来户,由此同仇敌忾,紧抱成团,整得局里的方方面面恨得牙关发紧却也无可奈何,“东阳”帮大旗飘飘,威名震慑局机关乃至各区县劳动部门。而我,很不幸地就出身东阳,父母都曾经是那里的中层干部。
在回东阳的问题上,我与我的那位身在高位的至亲有过不小的争执。我的理由很简单,现在局机关里对出身东阳的干部很是厌恶,而且关键的在于现职几位局领导都与东阳毫无瓜葛,去那里前景无疑是很暗淡的。既然要走曲线,还不如弯到下属区县劳动局挂着,才是比较过硬的基层经历。他默默听完我的理由,一言不发,半个月后我的父母便接到他老人家的电话,落实了这个安排。为此我在家里向父母痛陈厉害,大为抱怨,当然也只实现于背后议论。
第二天我的叔公便将我叫到了他的住处。
“对这个安排怎么看?”
庭前小院的树阴很浓,各种不名身份的小昆虫在凝聚着粘稠气息的夏日晚风中愉快的飞翔,让我很没来由地想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典故,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我忧伤的想,然后出于掺杂了一丝敬畏的基本礼貌把我的理由再次陈述,并于适当的地方作了很技巧的渲染。
漫长的等待后,叔公缓缓开口。
“我在八十年代就和东阳打交道,这个单位我是了解的,很有代表性。”
我无言,他老人家也没有让我发言的意思,顾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是学校,但是一级独立的机构,下区县看似锻炼人,但你不容易沉下去,浮在面上历来不好。而且这个学校现在的班子成员里基本都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没有必要再花精力去建立新的上层关系。感情终归是有基础的。我搞了三十年教育,有了这么一个观点,学校人际关系之复杂,超越一切单位,东阳又可以说超越一切学校,五八级直到六八级,连续十年学生留校,而且不是个别,是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整体留校,其中很多的子女也是如此,又有彼此的婚姻连接,师生,家庭,姻亲,各种关系混为一体,把它的工作搞好了,出成绩了,基本就算是在人际关系这个学科上毕业了,你还年轻,问题是要出的,出问题,出差错宁愿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出,好补救。”
夜色沉寂,我没得选择。
[ 本帖最后由 有时回忆 于 2007-7-15 13: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