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3|回复: 3

[转]《学诗入门心得》(叶吟) 

[复制链接]

0

主题

482

帖子

4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7
金钱
335
存款
0
发表于 2007-1-1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学诗入门心得》

                               《学诗入门心得》(叶吟)   
  
  
   叶吟学诗入门,走出了一条普通的古典文学爱者,通过习练入门的路子。不瞒各位,我所修练的是速成功夫,可名之为“快速入门会写大法”。也确实大有神效,不足一月,即有小成,俨然诗家矣。并非搞笑,踏实而真切。学习过程中,有如下经验、体会和办法,或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1)、备好入门书籍及工具书。大家精力有限,贵精不贵多,以下七部够用:《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家诗》《增广贤文》《千字文》《平水韵部》《白香词谱》。以《声韵启蒙》为例(又有韵又讲平仄又可学对联,极好):得熟读和体会每个字、词、句是如何对上的,是如何把字词妥放位置,纳入平仄谱的。手头常备,没事就看看,不要刻意背,揣摩到熟悉就好。不识的字,太僻的人名,典故暂不理会。今人所附解释多是脱了裤子放屁,大可不必理会,光光地揣摩熟凭我们旧有知识就看得懂的原文,就行了。
  
  2)、《平水韵部》作为工具,是手头必备的。临屏写诗,自然是有一个叫平水韵部的文档,随时可查韵字。写诗一定要对照韵书来写。从古到今,哪怕是名家高手,也基本无人能准确背得所有韵字。定了某韵,那么就一定是眼看着全部韵字来写诗。有初学者对于诗人从不出韵大感神奇,以为他们都是专家,下了苦功,背下了相关韵字,好厉害。我只是心中好笑,大家心照不宣吧!
  
  3)、多读浅易简短没有学究气的诗词名篇。如《千家诗》《花间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一小部分,汉魏南北朝的一些五七言。(理论文章独独强烈推荐一篇:杨载的《诗法家数》)。多揣摩名篇用语和写法,久了自然熟悉其词汇和技巧。不必很多,甚至不必背诵如流,关键在揣摩,得其韵味。强调:从王国维以现代人的眼光,拈出意境二字后,我们就明白,诗词注重感发的韵味,作者必蕴深情于其中,每写一事一物一意一情,必内含兴发感慨而少有议论露骨。内容可以不同,风格可以多样,相同的是:诗是形象思维,诗篇都有意境的营造和情志的感发!
  
  4)、多写习作;我们初学者从七绝入手最佳。古韵今韵都行,最好用古韵古平仄。从一开始要短一点、浅一点;但一定得正规点:论平仄,备韵书,熟了再丢开。我个人的写法是:意在笔先,随之选取词句。先定题,再围绕题展开想象,一有相关的意思和字句就零碎记在纸上,最后整合成句子。可以画好--11--1的平仄谱,对照填入,随时修改字眼或更换位置。谋篇的基本技法还是老话:起(第一句要有起头的味)承(第二句顺接铺开继续描述)转(第三句层进或转折)合(第四句归结)。
  
  5)、绝句与十六字令:个人理解,十六字令似绝句,首字即是限韵更是起兴,甚至就是词题。第二句七字是铺开,第三句三个字应有所转折或层进等等,最后一句五字是归结。我们初学者按七绝起承转合的写法来填,不会错。因其字少,必得精练(五七绝亦如是),讲究字少意多,最后一句更应余韵不尽。初学者韵是绝然不能出的,一两处平仄错误调整不过来,倒也不要紧。
  
  6)、初学词者宜习小令:小令在五十字以下,由简入繁,由浅渐深,填词之始,可多些民歌风味,缘情写景,缘情拟文为好。以意为先,人在文中,情在文中;用好虚词,达到自然流畅。最忌“温、软、单薄”,堆砌词澡,意象繁杂散乱,而少真情实感。
  
  7)、初学者如何挑字遣词造句谋篇?冷僻字不用,太古气的用语和典故不用,从身边生活中确有感想的事写起,以意统帅全篇,全诗自然流畅,决不能让现代人读来拗口。戒白开水式的老干部体,戒空喊口号无底气 (宁可不作豪语),更要力戒浮华堆砌却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串接。字词得与全诗意境或意思相合,如有不合,宁可去掉。
  
  8)、初学者难在押韵。那么可以从最后一字或最后三字倒着写起。推荐常备《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两个文档在手,实在写不出来,卡壳了,就去查查相应韵部,看看有哪些词汇可以组织。这从短期看,是投机取巧,可欺外行,可以洋洋自得矣。但是我们这个法子用多了,那两本蒙书就成了自已的。所以从长期看,是在反复积累,解题练习,为我所用,笨熟而巧。
  
  9)、初学者难在平仄。这就要求我们,把眼光进行根本性的转变。要把着眼点,从一般人的“赏析其内容”,转变为“是如何凑字凑句成篇的”。其实平仄完全是念出来的,我们不单单是赏诗的人,更是写诗的人,所以平时读诗,不管是读古诗还是今人网友之诗,一定要养成念或默念的习惯,体会其平仄架构,通篇气韵,最后自然会形成本能。梨花院落溶溶月,在我们的读法中,不单单是那些花呀月呀,而且一定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错落连接。锦江春色来天地,天地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最后两个字这样的位置:平仄;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今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最后两个字的位置:仄平。
  
  10)、关于行文风格。合旧体,咏新事,善之善者也。平常字,心中思,善之善者也。我个人所喜欢的风格,是文字不故作艰深,造境不过于古气;言之有物,道之有据;然后,也讲究气韵通贯,行文流畅,意与境谐,字与句当。这样的风格我们普通爱好者可亲可近,最重要的,是可学。我就喜欢南北朝民歌、杨柳枝词一类,如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如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对现代人来说更得如此,太古气太隐晦更难共鸣,不如用平常字,写心中思,达意而雅致就好,气韵流畅最佳,万不可有拗口的句式,会写坏手的。到头来,诗的辞句是学了一些,诗的气韵都体味不到了,何苦写诗。
  
  11)、关于章法。就是谋篇,就是诗的写法:和平时作文一样文从字顺,层次安排妥当。有什么要说的,就写什么。然后写的时候,注意结构,注意先后层次。和平时写文章前面开头、中间铺叙、未尾作结,凤头猪肚虎尾,没什么两样。诗以载道,诗以言情,先要有要荷载的东东在心,然后把它按照某种层次,一层一层不要东拉西扯,且不罗索、也不拗口地表达出来,就成了好诗了。章法可以揣摩千家诗中的律诗,看时,不要被眼花僚乱的词汇所惑,要看到他从第一联到第四联,大体各自写什么,是如何开头、承接、阐述、转折、结论的。
  
  12)、贴习作不怕丑,相互之间要砸、要收。我几乎写过的每一个字都留着,成长的历程么。评别人的作品不能从自已的水平出发,得站高点儿,人不会下蛋,却会吃蛋。看得出什么就说什么,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好在哪里,有体会感想就回,不怕说错。同时,对别人的意见,一定要有真正的涵容体会之心,而不是假装的风度。批评者永远是对的,他总之是指出了片面的真理。但得有接纳吸收型的心态,必利于已。

叶吟学诗入门心得与月隐寒霜评论
  
  本文第一段话为叶吟,第二段话为月隐寒霜,以此类推。
  叶吟学诗入门,走出了一条普通的古典文学爱者,通过习练入门的路子。不瞒各位,我所修练的是速成功夫,可名之为“快速入门会写大法”。也确实大有神效,不足一月,即有小成,俨然诗家矣。并非搞笑,踏实而真切。学习过程中,有如下经验、体会和办法,或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月隐道:在这里叶兄所说的“速成功夫”不利于喜爱诗词的朋友们去学习。诗词是艺术,也是一门对于语言学高度浓缩的学问,这样的速成,恐怕不利于朋友们的成长。虽易小成,但到了有一定时日,接触甚多以后,对于一些比较深度的地方可能会不知所以然,而应付过去,这就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作者可以一带而过,笑而不言,或者轻描淡写。但对于广大喜爱诗词的朋友们来说,确是不认真的,起码,这个开篇是过多的带有毛躁意识。
    
    1)、备好入门书籍及工具书。大家精力有限,贵精不贵多,以下七部够用:《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千家诗》《增广贤文》《千字文》《平水韵部》《白香词谱》。以《声韵启蒙》为例(又有韵又讲平仄又可学对联,极好):得熟读和体会每个字、词、句是如何对上的,是如何把字词妥放位置,纳入平仄谱的。手头常备,没事就看看,不要刻意背,揣摩到熟悉就好。不识的字,太僻的人名,典故暂不理会。今人所附解释多是脱了裤子放屁,大可不必理会,光光地揣摩熟凭我们旧有知识就看得懂的原文,就行了。
  ——月隐道:在这里,要指出一个缺憾。“不识的字,太僻的人名,典故暂不理会。今人所附解释多是脱了裤子放屁,大可不必理会,光光地揣摩熟凭我们旧有知识就看得懂的原文,就行了。”喜爱文学知识的人,一定要从最细微的学问开始学习,这是作学问之道,也是学习之道。学问没有速成的道路可言,这样的速成到最后只能是半瓶酒咣当,还掺满水,这是极其错误的学习方法。做诗词毕竟不是小学生压题目去考试,这是自身修养的一个侧面,不应该去择其一而去其二三,这是错误的认知方法。对于不认识的字,那也是中国汉字,对于不认识的人名,那也是先贤们的名讳,至于典故,那也是先贤们费劲精力去创作的文学的经典点滴,对于这些,我们不去认知,那还谈得上什么学问呢?并且,诗词是古代文学艺术高度浓缩的经典典范,其中蕴含的知识面又怎能以取舍什么不要什么来让初学者学习,这不是一种吃苞米扔西瓜的做法吗?再有,填词第一点要注意的是,填词需要注意平上去入,这个知识点首先要让初学者去认识,这是重点的重点,光知道平仄,那是不全对的。
  2)、《平水韵部》作为工具,是手头必备的。临屏写诗,自然是有一个叫平水韵部的文档,随时可查韵字。写诗一定要对照韵书来写。从古到今,哪怕是名家高手,也基本无人能准确背得所有韵字。定了某韵,那么就一定是眼看着全部韵字来写诗。有初学者对于诗人从不出韵大感神奇,以为他们都是专家,下了苦功,背下了相关韵字,好厉害。我只是心中好笑,大家心照不宣吧!
  ——月隐道:这个地方有个缺陷,平水韵部并不是唯一的韵书,这里应相关介绍其他几部重要的韵书,以便参考。知道了某韵在哪里,这是应该的,但更应该知道某字在某韵里的具体意义,这才是非常重点的。大多数的人只知道韵字是什么,但不知道具体的意思,这就对诗词的研习产生障碍。因为诗词是文言文的浓缩,其带有文言文文言的一切特征,所以,学习文言文中的字词的古意,这是对韵书学习的强有力基础,除此之外,都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学习方法。这里建议初学者要学习《辞源》。
  3)、多读浅易简短没有学究气的诗词名篇。如《千家诗》《花间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一小部分,汉魏南北朝的一些五七言。(理论文章独独强烈推荐一篇:杨载的《诗法家数》)。多揣摩名篇用语和写法,久了自然熟悉其词汇和技巧。不必很多,甚至不必背诵如流,关键在揣摩,得其韵味。强调:从王国维以现代人的眼光,拈出意境二字后,我们就明白,诗词注重感发的韵味,作者必蕴深情于其中,每写一事一物一意一情,必内含兴发感慨而少有议论露骨。内容可以不同,风格可以多样,相同的是:诗是形象思维,诗篇都有意境的营造和情志的感发!
  ——月隐道:第一句说法不对,诗词是学问,诗词必然带有学问的气息,否则便不是作诗词了,诗词是古代文学艺术的高度浓缩,带有文言的一切特征,带有学究气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带有学究气的诗词,是不成功的诗词,他的现象是,无韵、无音律、无语感等一切综合学问。对于“诗是形象思维”有待于商榷,月隐认为诗是形象(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融合,抽象思维的涵盖面更大一些,正因为抽象思维的左右,诗的意境有宏大,或者俊逸等意境的产生。过于具象的描述可能会失去诗词的艺术美感。
  4)、多写习作;我们初学者从七绝入手最佳。古韵今韵都行,最好用古韵古平仄。从一开始要短一点、浅一点;但一定得正规点:论平仄,备韵书,熟了再丢开。我个人的写法是:意在笔先,随之选取词句。先定题,再围绕题展开想象,一有相关的意思和字句就零碎记在纸上,最后整合成句子。可以画好--11--1的平仄谱,对照填入,随时修改字眼或更换位置。谋篇的基本技法还是老话:起(第一句要有起头的味)承(第二句顺接铺开继续描述)转(第三句层进或转折)合(第四句归结)。
  ——月隐道:只要喜欢诗词,那就要终其一生去学习,这是门终生都在进境的学问。不管在于任何时间,古韵写诗词是写诗词的第一要素,这个且不必争论如何,如果不用古韵写诗词,不如去写现代诗。因为诗词第一讲究文言词汇,第二讲究由来之处,第三讲究意境与古典意识。去除这些要素的写作都是缺乏古典艺术感的,也是不成功的。要把诗词当作古典艺术来看,这是一个现代人作诗词的起码认知。学写诗词并不是技工作零件,讲究分毫不差,他更要求的是艺术美感、气象、风骨等具有广泛意义的古典美,这才是要感受的。对于写诗,第一步应该从正经的古代诗歌发展的进程上去学习,一步步去感受诗词学问的历史变化,这是很重要的。光学习近体格律将会很影响学习的自然性思维,会被禁锢开放的思想,会一门心思的讲究工对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诗词真正的学问。学习者需明白诗词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文言文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始学习诗词,这我是一致推荐的学习方法。胸中无辞,则不可达意,这是一切文学的学习根本。后而学习诗词发展进程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学习者更会容易领会诗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学问。
  5)、绝句与十六字令:个人理解,十六字令似绝句,首字即是限韵更是起兴,甚至就是词题。第二句七字是铺开,第三句三个字应有所转折或层进等等,最后一句五字是归结。我们初学者按七绝起承转合的写法来填,不会错。因其字少,必得精练(五七绝亦如是),讲究字少意多,最后一句更应余韵不尽。初学者韵是绝然不能出的,一两处平仄错误调整不过来,倒也不要紧。
  ——月隐道:词与诗肯定不一样,词讲究音律,讲究平上去入更细致的划分。在这里这样的提法是错误的,也是容易给初学者误导。词对音律的要求何其严格,大家们是经常提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6)、初学词者宜习小令:小令在五十字以下,由简入繁,由浅渐深,填词之始,可多些民歌风味,缘情写景,缘情拟文为好。以意为先,人在文中,情在文中;用好虚词,达到自然流畅。最忌“温、软、单薄”,堆砌词澡,意象繁杂散乱,而少真情实感。
  ——月隐道:学词的第一步是认识词律,第二步学习音韵较为不复杂的词调,这里不能单一说小令。因为小令对音律的要求极其严格,基本上不允许失音。词藻是诗词学问的积累,这是必须要有的,至于是不是堆砌,这需要两分法来看待,这不是重点去提的。花间词的写作都以华丽的词藻著名,苏辛等人的豪放也是因为词藻的宏大气象而脱出,这是词藻的使用方法,并不是缺憾。当然,因为不懂词意而写作,则另当别论。再有,读者并不是完美的旁观者,并不会完全了解作者意图,也会曲解词意,这也是要顾及的。旁观者未必清,这个道理也需要明白。不要把初学者引向歧途,否则学习时间愈长,拉都拉不回来。
  7)、初学者如何挑字遣词造句谋篇?冷僻字不用,太古气的用语和典故不用,从身边生活中确有感想的事写起,以意统帅全篇,全诗自然流畅,决不能让现代人读来拗口。戒白开水式的老干部体,戒空喊口号无底气 (宁可不作豪语),更要力戒浮华堆砌却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串接。字词得与全诗意境或意思相合,如有不合,宁可去掉。
  ——月隐道:遣词造句谋篇是学习文言文后的潜移默化的基础,是一定要学习诗词之前就要知道的,否则就学不好诗词。文字的运用有其时代特征,并不是冷僻就不用,古典就不用,抛弃这些,那还有多少字?多少由来?前面说过的形象思维,或者抽象思维。并不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你不要理会,而是在创造意境的同时,这种融合是需要你再加工的,这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而不是技工的合理工作。需要的艺术美感,而不是标准零件。这是需要认知的。内容是内容,形式是形式,这一点要看清才行,否则,文学就死了。
  8)、初学者难在押韵。那么可以从最后一字或最后三字倒着写起。推荐常备《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两个文档在手,实在写不出来,卡壳了,就去查查相应韵部,看看有哪些词汇可以组织。这从短期看,是投机取巧,可欺外行,可以洋洋自得矣。但是我们这个法子用多了,那两本蒙书就成了自已的。所以从长期看,是在反复积累,解题练习,为我所用,笨熟而巧。
  ——月隐道:其实初学者难在对文言的理解和学习,只要把文言学明白了,诗词几乎是事半功倍。押韵与否是规则,却不是学习方法。规则可以照着去搬,而文言学习却需要你从小去熏陶,去感受。此外,把诗词学习当作是技术活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取巧的,但却是不能长久适用的,等到那一天你想认真学习的时候会发觉一切晚矣,一切已经注定,再也不得精进。
  9)、初学者难在平仄。这就要求我们,把眼光进行根本性的转变。要把着眼点,从一般人的“赏析其内容”,转变为“是如何凑字凑句成篇的”。其实平仄完全是念出来的,我们不单单是赏诗的人,更是写诗的人,所以平时读诗,不管是读古诗还是今人网友之诗,一定要养成念或默念的习惯,体会其平仄架构,通篇气韵,最后自然会形成本能。梨花院落溶溶月,在我们的读法中,不单单是那些花呀月呀,而且一定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错落连接。锦江春色来天地,天地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最后两个字这样的位置:平仄;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今这两个字,一定是可以填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最后两个字的位置:仄平。
  ——月隐道:初学者难在音韵,而不是单一的平仄,这里有内在的规则可循,初学者可以直接去找相关的研究类书。音韵的东西是经验学,这个需要一个正经的学习方法。至于近体诗的格律,完全可以照《诗词格律》去学习,已经足够了。
  10)、关于行文风格。合旧体,咏新事,善之善者也。平常字,心中思,善之善者也。我个人所喜欢的风格,是文字不故作艰深,造境不过于古气;言之有物,道之有据;然后,也讲究气韵通贯,行文流畅,意与境谐,字与句当。这样的风格我们普通爱好者可亲可近,最重要的,是可学。我就喜欢南北朝民歌、杨柳枝词一类,如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如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对现代人来说更得如此,太古气太隐晦更难共鸣,不如用平常字,写心中思,达意而雅致就好,气韵流畅最佳,万不可有拗口的句式,会写坏手的。到头来,诗的辞句是学了一些,诗的气韵都体味不到了,何苦写诗。
  ——月隐道:行文风格是个人气质的融合,这是种个性的表达和体现。与用什么字来写,用什么意象来写,其实是无太大关系的。同样一种事物,李白来写与杜甫来写,其风格是不相同的,初学者现在明白就可以了,等到境界愈高,其感受力自然加强,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所谓古与不古,新与不新只是形式而已,切忌不可把诗词当成技工工事,否则,等到那一天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想改过都来不及了。
  11)、关于章法。就是谋篇,就是诗的写法:和平时作文一样文从字顺,层次安排妥当。有什么要说的,就写什么。然后写的时候,注意结构,注意先后层次。和平时写文章前面开头、中间铺叙、未尾作结,凤头猪肚虎尾,没什么两样。诗以载道,诗以言情,先要有要荷载的东东在心,然后把它按照某种层次,一层一层不要东拉西扯,且不罗索、也不拗口地表达出来,就成了好诗了。章法可以揣摩千家诗中的律诗,看时,不要被眼花僚乱的词汇所惑,要看到他从第一联到第四联,大体各自写什么,是如何开头、承接、阐述、转折、结论的。
  ——月隐道:章法是一种经验,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经验,只要不把意思弄乱,总还是可以循规蹈矩的,这也可以说,不要太技术化,毕竟,诗词是艺术,切不可把些许经验当作是必要规矩。
  12)、贴习作不怕丑,相互之间要砸、要收。我几乎写过的每一个字都留着,成长的历程么。评别人的作品不能从自已的水平出发,得站高点儿,人不会下蛋,却会吃蛋。看得出什么就说什么,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好在哪里,有体会感想就回,不怕说错。同时,对别人的意见,一定要有真正的涵容体会之心,而不是假装的风度。批评者永远是对的,他总之是指出了片面的真理。但得有接纳吸收型的心态,必利于已。
  ——月隐道:这第一句是很错的。诗词是艺术,艺术需要鉴赏,初学者要学会鉴赏和解释学,这才是根本之道。心平则气和,砸人的方法是地痞一类的人攻击良善人的方法,而作诗词的人则须文道,其鉴赏和解释学一定要达到某种高度。互相鉴赏,互相解释其诗词的意境等,这才是进步的道理。作诗词不可浮躁,作人也是如此。诗词的修养的艺术,是养生的哲学,这些道理需要给初学者明白的。
  13、《体会诗歌“赋形”的本能技法--兼谈诗的本质、学诗之四维》
  ——月隐道:其实这些我上边已经说明了,诗词是艺术修养的联系,是艺术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切古代哲学的美感,具有一切人性基础的美的阐述。学习诗词的时候,应该多多关注传统艺术,传统哲学,国学。只有知其然,才会终其一生而知所以然,否则,都是惘然。

《体会诗歌“赋形”的本能技法--兼谈诗的本质、学诗之四维》二讲 叶吟
    
    一、从赋形谈起
    
    诗是感性。诗是作者一瞬间的感觉,诗是作者心灵与外物在感性直觉层面上的激荡生发和水乳交融。
    
    诗是赋形。诗须形象化。无论怎么大叫:我十分孤独,我万分孤独,我十二万分地孤独!都不成其为诗,充其量是热情的口号罢了。吾观风雨,吾揽江山,尔后舞之咏之,这是直达,还不算技法;那么我们作为坐在书桌和电脑面前的诗歌训练,从技巧方面来说,诗的主题必然通过描情写物的具体形象来表述。诗歌与艺术上的模仿论与表现论,都绕不开“赋形”二字。待我们在基础训练上熟习了这种思维方式,再来面对广阔的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真正有所感伤时,就将写出名句名篇。
    
    诗是结构,是语言材料的线条组织,是思维活动的时间过程(一维单向性)。具体到格律诗,就是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并非不可打破,然而这是最优的和最基础的)。是的,据说,“语言是人类的家园”,人不象动物一样,仅仅是直接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上的。人还生活在“语言”和“概念”之中,这是人类的悲哀,人比动物“隔”了一层!那么,作为诗的语言的结构和组织,平面变线条,顾城先生的这首诗很直观,同时还暗合古人总结的“逆挽法”,“以哀景写乐”,铺以暗淡,归于希望。叶吟谨以个人练笔习作举上一例:《次韵咏梅》“冰魂玉魄森森月,铁骨苍枝烈烈风。待得春光来普照,柔情还与百花同”。一二句是起笔,承接铺叙,第三句转折,第四句结以意外之意。总之三四句绝不可重复前两句的内容,平行并列也不好,是为寡淡之作,要不就是意外反转,要不就是意思更上一层,强力推进!
    
    二、学诗之四维、诗之本质
    
    学诗之四维:意境、格律、辞汇、章法。用时空四维来比喻,意境就是时间轴,其余三者为长宽高的空间形式轴。事件是时间在空间中运动的过程,诗篇就是意境在格律、辞汇、章法三大形式中赋得的终极产品。
    
    1、意境。诗之本质:意境。反过来讲也行:意境一节,关键是掌握诗之本质:兴味感发。但得有这个眼光和心理,读诗、写诗,必大得诗味。对于我们初习诗的人来说,如何形成这种体味的本能?进而自已也能学会营造多种意境?在境界的营造这一方面,唯一推荐一本书:叶嘉莹所著《唐宋词十七讲》,可以助我们得诗之本质,得诗人的心灵。其余的书,都差得远,不必看了。在《新社典藏》一栏,我贴出了网上能搜到的前四讲。
    
    2、格律。格律学之有余。最后也是形成本能。还是前面说过的:读诗一定要念,要体会其平仄架构。一句入口,心里同时就有平仄的体验。这在最初,是先后发生,故意分析出来的;到最后,是同时发生,分不清是内容还是格律。揣摩主贴第1点所提到的七种资料,可以过基础关,以后但得用这种办法多看多读,就好了。如果不用这种办法,背一万首诗也是门外之人,体会不到味道。这在一些研究学者,就是这样子。
    
    3、辞汇。不单单是积累辞汇的量,而且是积累辞汇可以填入的位置和相互的位置关系,还有对仗。前人法数俱在,与时俱进,灵活应用之,就是大成。至于雄改一代之风,开一代之体,非我们所能为,甚至也不是这一代两代所能为。诗有定法,很难创新,初学,但得整旧如旧就好了。这在很多人都有一定基础,但是得来太艰难了,而且还不够。最好的办法还是读别人的诗时,以及几种启蒙韵书时,把眼光改改,不要看什么志意,就看辞汇的组织编排。其中又涉及韵脚组词和平仄位置。
    
    4、章法。前面及主贴已涉及很多了,再作罗嗦:章法就是谋篇,就是层次结构是否得法。无非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之类。忌东拉西扯,不成段落。好诗血脉贯通,如珠串连,又有轻重腾挪的功夫。我们初学,不妨如写作文一般,老老实实安排妥当平稳。诗初稿成,反复自我体味和检查:文辞是否顺畅,是否表达准确。拗口是大忌。练字宜选取最传神的。凡此,一念就知。
    
    三、总结:古诗形式的本质性及其它
    
    内行人和外行人的区别就是一个感知气味;一个诗外赏析。请允许我们从形式上、也就是古诗的气韵去理解:什么叫入门?入门就是得其味,获得感觉,就象下棋有了感觉。哪怕我水平低,可是我也入其中,得其味了,成为圈子中的人。如何算获得了感觉呢?我们,要把眼光从欣赏的眼光,变成写出来、凑成篇的眼光。这是一个根本观念和关注点的转换。换过来了,就会自动自发,时间一久,必有积累。再加上一些取巧的路子,根本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入门会写,写得象模象样。同时,我们读诗看诗的眼光也就有了不同,能感味其气韵了。
    
    我们为什么要当内行、要当圈内人、要得诗之本质,而不当外行、不必注重诗的知识,甚至不当研究学者呢?因为诗是用来玩的。据说艺术都是玩,此不假。要玩就玩出味来,对于那种诗人最幽微、最隐约、最深情的心灵、感情、品格的意境,我们,一要能体味别人和别人的诗篇中所表达出来的;二要自已能生养这种诗心诗情;三还要能传达给别人。简言之:欣赏、内涵、创作。其实三者又是一回事。古诗有完美的形式,千载而下移不动。这个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一种美。不得其味,没有感受,只是诗立意好不好,内容如何,有个啥用?不用写古诗了,写杂文去。
    
    叶吟所讲,面向初学者,方家可以不信。对于初学者,有个浅入和效率的问题,如何不蔓不枝,最有效率地迅速抓得诗之本质与形式,并快速入门会写?再次开列资料清单,不深不浅,不多不少,正好就是最好:
    
     意境:《唐宋词十七讲》
     格律与辞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花间集》《千字文》《增广贤文》
     章法:《千家诗》《诗法家数》
    
     以上资料,可以互用。比如千家诗中的七律,不唯最适合于体味章法,也适合于感味格律与辞汇的组织。已经全部发“新社典藏”栏目中,链接如下:
    
    《唐宋词十七讲》前四讲
    http://www.yehu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44507&page=1
    
    《声律启蒙》
    http://www.yehu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48177&page=1
    
    《笠翁对韵》
    http://www.yehu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48179&page=1
    
    《花间集》
    http://www.yehu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48183&page=1
    
    《千字文》及《增广贤文》
    http://www.yehu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48181&page=1
    
    《千家诗》
    http://www.yehu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48180&page=1
    
    《诗法家数》
    http://www.yehu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48175&star=1

0

主题

145

帖子

0

精华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1
金钱
150
存款
0
发表于 2007-1-18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来了...

0

主题

482

帖子

4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7
金钱
335
存款
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光临指点!

72

主题

2万

帖子

51

精华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230

16周年勋章15周年勋章14周年勋章13周年勋章4周年庆典文学勋章优秀版主勋章特殊贡献勋章特别勤劳勋章优秀原创勋章红人居六周年纪念勋章弦动我心二等奖弦动我心参与奖最坚持版主勋章八周年庆勋章九周年庆勋章十周年勋章11周年勋章

金钱
629532
存款
1633978
发表于 2007-1-1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待学生细细读来
guest
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