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远走他乡 于 2015-7-28 17:50 编辑
br)]第一次见到标题中的诗行,并不是在经卷,线装书中,十多年前,也断没有网络之类的分享。从一份晚报的专栏里,我看见了一位女作家留下的心迹,只是现在早已忘记了文章的内容,大致是游记和自己的一些感悟。但那种整体的风格所渲染的的底调,却在心中留存了很久。后来我去看了原诗,当然,我所期待的原意和孟还是有些微微落差,抑或许是先入为主,但大部分的心境咏叹仍是相同的。这个流水之夏利用周末走访了周边很多的山山水水,崖口悠动的荷花,集益寺里僧侣的梵唱,田心森林山道的幽寂…这个年纪,或许早不该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有时,清风和微雨都会不请自来,让你陷入沉浸中。
晴雨交替已持续差不多两周了,夜里还常常伴有雷声,风雨掠过的西窗,让人已忘记这本该是一轮明月清照的地方。白日里太阳偶有露脸,但云层却一直很低很厚,自成秘境,让你不知那些突如其来暖暖的雨滴来自哪一朵。今日却是大不相同,清晨天空已便有朗晴的模样,中午时分阳光已是有些毒辣,便约了友人一起出去走走。
这座以游乐为底蕴的山庄,上次到访已是六年前的事,记忆也趋于模糊。友人的状况也差不多,只是他对于这座小镇比我更加熟悉。花了很少的钱买了不带享受娱乐项目的门票,进入到五桂山余脉边缘处这热闹的所在。很多第一次来时的好奇,已被冲得七零八落,各种设施也显现出陈旧来,倒是路边的停车场车是变得又多又新。那些花草,树林,也是愈加郁郁葱葱。沿着园内起伏至山脚下的林荫大道走走,看见路坎下的山水泳场海蓝幽幽,不少人在嬉戏,却没有时尚的所在。如此看着,听见更深的林荫处传来余音绵绵的钟声。那便是友人提及的记忆深处的一座寺庙了。
拾级而上,右侧是宽阔的山谷,上方有玩空中飞人的钢索,今天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关闭。更远一点通向山顶的索道还在慢慢悠悠,晃晃荡荡的运行。石阶的左边则是是一片南方松林的世界,树干斑驳,簇密的松针如云。风过处,清音似自铎上传来,却已是到了庙门前。庙不大,也没有主持,正门前的香炉里紫烟缭缭,陡增了些神秘,庄重,加之山岭古木的掩映,到比集益寺更显清幽,庙门上方的牌匾上书写慈航普渡四个鎏金大字。向里侧看去,几个黄发的时髦青年正在参拜,焚香。
庙门前小广场的右侧,置一大铜钟,供游客撞击。早前听到的钟声就是由某个未曾谋面的游客带来。这里没有师傅,每个人都可以用钟声为陌生人祈福,但也许园区的本意只是为游客找些乐子吧。在水泥凳上静坐片刻,听听风鸣,钟声,还有童言无忌,闻闻空气里的香火味,一些烦恼也就慢慢溜走。
准备回程时天空又变得低沉了些,白花花的阳光带着微雨尘土的印迹。和友人聊起最近票房火爆的电影《捉妖记》,便约定傍晚去影院一探究竟。昏昏沉沉的小睡了个把小时,便匆匆赶到影院。里面也是一个人妖共存的话题,当然导演也许还想映射些现实什么的,但里面萌萌的小妖让大家笑声不断,钟汉良扮演的俊美商人却是妖怪中披着人皮的最大Boss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尽管我已提前预判了情节。法力再高强的天师,也识不破披了几层人皮的妖。
至出影院,天空已暗,暮云四合。几阵风吹过,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微信闪动,是老家发送的一张幺奶奶葬礼的照片,心情更加黯然了些,虽然与幺奶奶几乎谈不上有多少交集,但她已是奶奶爷爷辈中最后一位亲人。想至昨日凌晨堂姐,堂弟在网上心绪的波动,十年前自己的痛心时刻,在此刻重回感同身受。唯一安慰的是,她们都走得很安详,仙逝。回到宿舍,听了一段《云门夜雨》,雷声里,忆思近日,是为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