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墨清漓 于 2012-6-17 11:42 编辑
剧情简介
1937年南京沦陷,日军屠城,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片名意义:“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十三钗”指的是故事中13位侠肝义胆的风尘女子。
-----------------------------------------------------------------------------------------------------------------------------------------------
观后感
漆黑的焦土,艳丽的旗袍;滴血的刺刀,缠绵的琵琶;冰冷的教堂,温暖的人性;疯狂的杀戮,凄美的救赎;妖娆的身姿,慨然的赴死……
当一段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的历史,以这样的巨大反差交错一格一格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别无选择,只能在激越中铭记、在肃然中追问。
一段不该忘记同时需要一代代人传承、警醒的历史,往往需要一段对历史有超越文字记载的完美艺术再现。
而新一代中国人,80后也好90后也罢,甚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从此能记住南京大屠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惨痛戕害,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完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像如同看见鲜花滴血而悲壮的凋零的刹那,那刻骨铭心和心灵震颤始终盘亘,《金陵十三钗》以丰润的历史情感和完美的艺术再现浇铸起了一段牢固的历史情感和人性基石。
-------------------------------------------------------------------------------------------------------------------------------------------------
《秦淮景》音乐解析
《秦淮景》是为了配合一群能歌善舞的江南艺伎的地方民歌小调。由于南京是中国南北历史和文化的交汇点,没有明确的属于自己的标志性音乐文化,多数民歌小调都是外来的。纯属南京的东西或者性格不鲜明,或者没有得到当地人群的共识。为此,我们不得不将寻找范围扩大到江苏省。经过很多论证和筛选,最终决定以民歌侉侉调(《无锡景》)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填词,并根据影片需要,更名为《秦淮景》。另外,秦淮艺伎历史著名,很多人在歌舞诗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为此导演决定让她们用苏州评弹的咬字方式演唱 (苏州评弹这种曲艺形式直到今天还在南京继续存在),以增强电影的特色。
《秦淮景》是陈其钢根据江苏民歌《无锡景》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填词,也成为影片中最受关注的歌曲,由影片中的“十三钗”用苏州评弹的咬字方式演唱的,尽展秦淮艺妓的风情与影片的特色
《金陵十三钗》插曲《秦淮景》歌词中英文对照
The QingHuai Scenery
我有一段情呀, 唱拨勒诸公听
I have a story, and let me put it into song。
诸公各位 静呀静静心呀
I hope every one of you can listen to me patiently。
让我来 唱一只秦淮景呀
Allow me to sing the legend of the Qin Huai River。
细细呀 到来 唱拨勒诸公听呀
Slowly and passionately, for each one of you。
秦淮缓缓流呀, 盘古到如今
Ever since the ancient era, the river has been flowing gracefully。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It is the beauty of the South, the elegance of Nanking。
“瞻园”里 堂阔宇深深呀
Walk in the famous Zhan Palace, enjoy the spectcaular architecture。
“白鹭洲” 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Look at the Colony of Cranes with water rippling all around. What a paradise this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