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空间——中国画留白之诠释
■文/徐 邠
“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画所特有的美学观点。与其它画种相比,中国画喜欢在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来。这些空白,有的寓意着天,有的寓意着水,有的寓意着云雾,有的可能是整个背景,使人物、花鸟或其它所描绘的主体更加突出,有的可能则什么也不表示,是一种感觉,一种印象,或是一种意境,这种空白在中国画谓之“留白”。“留白”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方法,是营造中国画空间感的重要手段。这种空间感是通过画面的留白,以空白为背景,用笔墨和形体的虚实变化来创造意境、表现空间。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有着极大的联系。《老子》的第十一章中有关空间的阐述,具有中国朴素辨证法的鲜明特色:“三十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车轮是由三十根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与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共同结合而成的,就在于它营造的空间,才有了车子的作用;用泥土做成的器皿,中间也是空的,因有了这空间,它才能使用;建造窗户和门,分割出房间来,这中间的空间才是人们建筑房屋的目的。可见有形的实物是空间赖以形成的条件,空间才是真正有用处的部分。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空间的存在形式的辨证描述即“无”与“有”的辨证关系,突出了“无”即空间的价值。而“无”与“有”之间《老子》第四十章中又讲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所谓的“无”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无,他“无中生有”,有中亦无,二者处于相互消长而又时时转化的对立统一之中,其辨证关系一直左右着中国美学中留白的美感所在。
中国画家在观察客观世界时,不是单一从一处着想、一点着眼,而是强调全面观察,以情观景,在现实中寻找那些最能说明自己感情的形象。既强调客观的观察,更强调主观的肯定;既强调对象神态的刻画,更强调作者情感的抒发和表现。所以,中国画家笔下的形象,是通过画家的头脑的综合与概括,删除繁杂的细节,所表现出的事物赏心悦目的主要部分,是对象最突出的精神特点,也是作者用以寄托情思的直接展现于画面的墨色部分。对于这一部分的表现,力求清楚、明确、突出,并着意渲染,使精神意识向它集中。而对于暂时无关事物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往往连同背景尽量减弱以致舍去,直至代之大片空白。用大小不同的空白来寓意空间,这就成了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一个鲜明特点。清代画家李方膺在题梅花诗中所说:“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两三枝就是画中实体部分和精神特点所在,而省去则成为空白的虚体部分。笔画变化无尽的分割、空白有机的穿插,墨块对空间的剖切所造成虚实变化,留给观赏者的是一种更空阔、更灵动,更富有审美想象的空间。
“留白”作为中国画形式美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法,是表现中国画空间感、艺术感的重要手段和技巧。“留白”,不仅衬托了画面的主体,给主体形象有活动自由的空间 ,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是所谓形象的延伸。大的空白和内部任一小的空白都保持默契,它们的对比——同质而大小悬殊的空间对比,使人感到气象开阔。它既是无形也是有形,因此,“留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虚无”,而是一种“藏境”的手法。在中国绘画中,有形亦可以虚,无形也可以实。如云水,烟霞,在画中可以留空白,不着笔墨,化为虚象;而画中的空白,在景物实象的对照下,又可显出云、水、烟、雾无形可实。为显其高“以泉”高之;为显其深“以云”深之;为显其阔“以烟”阔之。“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用云、用烟、用空白来遮藏掩映,在平面的布置中求其纵深的空间关系。这种虚白犹如乐曲的间隙,是实处的基础和依据,是实处的余意和扩大。华琳说“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这种“画外之画”是观者运用自己的创造能力,想见更多的审美意象,产生意象的自由空间,这种无形可实的空白,是中国画空间构成的独特手段。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作品非常简洁,画面留有大面积空白,善于以简胜繁,虚中寓实,故有 “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如马远在《寒江独钓图》上运用的大面积空白作为背景,只画一叶孤舟、一老翁俯身垂钓,四周寥寥几笔微波,恰有烟波浩淼之感,画面上空疏寂静,四处不见人迹、舟船,水天一色,其空间空阔而深远。虚象与实象相互映衬、相互对比。然而马远却“静”中有动,通过老翁持竿凝神于一线的动态描绘,反衬出周围自然环境的辽阔渺漠,点染出江上寒意萧然的气氛,进而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许多画家都是非常善于运用空白的。如清代画家朱耷,堪称画坛巨匠,明朝宗室,对清朝有切肤的亡国之恨。其花鸟作品,都留有大片空白,读他的留白,何其痛苦和沉郁,画家画到此处有许多悲愤要倾吐,但却留下一片空白,让人深思。再如现代画家潘天寿,对留白早有见解:“'视而不见'之空白,并非空洞无物也。可使观者之意识,结合所画之题材,由意想而得各不相同之背景。是背景也,既含蓄,又灵活,实胜于不空白之背景多多矣”。我们看他的画,常常能够看出空白的节奏来:大空白、小空白、长形空白、方形空白,三角状空白,没有形状的空白等等,似乎每一空白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韵律。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特的,没有笔墨的语言,它与笔墨相互生发,产上着神秘的魅力。
中国画的空间是一种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意象空间,而虚实表现手法是创造境阔景茂、形真趣远中国画的意象空间的重要技巧,也是构成画面形式美不可忽视的因素。虚与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对立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果丢掉那一面,就达不到空间处理的艺术效果。没有虚实变化,就没有艺术的节奏与生命,也就失去了艺术魅力。当今,中国画家深入传统,从传统中汲取,在利用空白、遮藏、疏密、繁简、浓淡等虚实表现手法塑造空间,根据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对象,来灵活地处理虚实与空间的关系,发挥中国画构图完整性、叙述性和灵活性的长处,使我们的作品具有更多的民族特色。
中国画的“留白”是一种艺术的含蓄,是一种深邃的意境,也是一种艺术追求。留白是为了“多”,为了“有”,为了满足,空白才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才能使观者以想象力去丰富它,“此时无声胜有声”,节奏一停意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