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上)》:吴宇森与三国的瑜亮之争 文/慕容天涯
在电影的世界里,七月永远是火爆的。
而在几千年前,同样在七月开始的那一场战争,至今仍在每个角落被复活。如今,当所有的人对“大片”这个词汇陷入迟钝、麻木,直到平静接受后。吴宇森和他的《赤壁》,这部中国电影历史目前投资最高的一部影片出现了,他显得犹如商业巨制般的带着浓厚的流水线气息,却依旧让很多人停步观望。
哪怕那历史,无法在电影里被完全复活。那隔世的一场命运遭遇战依旧值得激动。
《赤壁》的宣传海报的那几句宣传语,在这个大片遍地的年代显得并不出挑。而吴宇森本人的特质,使得这部电影的技术层面较为出色。以往诸多大片随处可见的硬伤都显得不再被关注。花边,退到了剧情、人物、历史之后,最后一个被想起。
于是,在大片遍地的年代,人们第一次在大制作电影里,关注起了电影本身。这是《赤壁》的贡献,而吴宇森,则一切照旧。不改变,不妥协。
三国与吴宇森,谁会胜利?
大片的里程碑?
这个问题值得被打上引号。
冷静下来细细回味,中国的大片历史无外乎几个阶段。首先是震荡的2002——2006,内地涌现出了一批冠以“大片”之名的电影,题材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古装武侠剧,每部影片均以众多明星的超级阵容、强大的幕后技术班底、再加上早以在国内声名鹊起的名导执导筒。纷纷在未问世前就通过各种媒体,以及其他渠道手段进行立体的轰炸和渲染。中国大片,已经在不经意间悄悄的融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凶猛的炒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无一不少,甚至点映的城市、笑场的台词、引发的官司,都成了大片所带来的附属品。猛然惊觉,可以说,中国的大片时代,已然成型。
2002——2006的五年间,《英雄》始,《夜宴》止。抛去影响力和导演个人声望尚低的《天地英雄》,以下的四部影片可谓是代表了中国内地影视历史上饶不过去的作品。《英雄》的惊为天人玩形式,《十面埋伏》的落魄不堪随其后,《无极》的三年一剑很无奈,《夜宴》的华丽转身与抬头,都值得一一解读。
于是,当2006年底的第二阶段《墨攻》中,张之亮用十年时间揣摩,终于可以让大片开口讲故事后,同年12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实则是担任着分水岭的任务。这一次,关于大片的争议,已经接近顶峰。
所以,2007年终岁尾《投名状》终于搬出了古装大片的冷兵器战争,而不是让我们在高适的诗歌中回味金戈铁马后。《赤壁》投拍的消息与进度,也成为了大片历史的一部分。很重要的频频闪现。
我们在《赤壁》变成上、下两集,云集了众多优秀资源之后,终于学会了平静的接受这一切:大片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一部分。
没有人会对天马行空的恶搞、半文不白的台词和莫名其妙的演员再发出惊呼。
毕竟在《特洛伊》死后,许久已不见真正的史诗,史诗那家伙躲在猛犸象的身后在窃笑。当今的商业电影也不具备还原历史的义务,和能力。
我们看到的《赤壁》,是“准史诗”,一个字的差距,让这电影成为了娱乐。成为了一部可以看到众多明星的两个半小时视听轰炸。想找历史,难。想看赤壁,有。想品三国,无。
所以说,《赤壁》这部电影。当爆出赵薇的“匹女有责”的台词风波,让金城武冒险式的转型救场演绎诸葛亮,并不完全遵从历史的给了孙尚香无数机会展示个性,让曹操为了女人发动战争后。已经不具备成为史诗,和讲述历史的能力与条件。
《赤壁》只是一部大片,这个年代缺失且宏大,以后,定会随处可见。
吴宇森的正常发挥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在《赤壁》里。至少在《赤壁》(上)里。吴宇森还是吴宇森。
作为一个在东西方享有盛誉的导演,吴宇森被人记住的是四个字“暴、力、美、学”。这东西太俗了,俗到像“王”与“墨镜”的组合。但不可否认的是,吴宇森的三国梦想,至少在赤壁的段落,很偏执。
首先一点,这片子的拍摄手法很流畅,吕乐的掌镜没有过多的惊喜,包括结尾的鸽子飞行视角的超级长镜头在内。但是却让人察觉不到镜头的不适。颗粒感极强的画面,犹如画卷展开一切。室内打起极强高光,给人物面部大特写。“手“暴露了小乔扮演者林志玲的年龄。吴宇森惯用的鲜血喷涌慢镜大肆回放。一切的一切。都让片子的观看过程十分得当和熟悉。
而且为了给人以缓和与适度的调整,片子的文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输于武戏,张震扮演的孙权在舌战群儒一段的出色走位。金城武扮演的诸葛亮与梁朝伟扮演的孙权烛光版本斗琴和鸣,都让片子在上集显得很满。一句话:作为大片的框架很成型。当然,这要拜三国这个宏大的题材所致,犹如《世说新语》里记载的那些德风雅量,这个时代任何的人和事情,放在如今,都可以大书特书一番。
不过也是由于三国,吴宇森的手法开始了与题材的互搏。这一场互搏,没有胜利的一方可言。
影片继承了吴宇森的传统,开篇大战依旧。但是这一次,开篇的一场战役,却意外的缺失了惊喜,这片子的吃亏在于开篇过平。虽然给出较多的人物特写,但是那一场场亮相式的单打独斗。类似“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赵云单骑救主与张飞迎敌的熟练切换。都没有拯救开篇的平庸。回光盾的出现,也不比《投名状》中的蒙马眼显得有视觉冲击力和惊喜。
而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八卦阵大战的一场戏。吴宇森的偏执才真正的暴露了出来。
这片子的吴宇森在这一时刻偏执的选择了自己熟悉的老路。即英雄主义的完全复活。解决方式:单挑吧!可以看出,从骑兵有些缺乏冲击力的乖乖入瓮。到各种兵器的天上地下的出现,都没有阻挡住赵关张三员猛将的个人秀,和周瑜的出手降敌去抢夺我们的眼球。
赵云的夺枪是最富有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的,这一片段的出现,让人们想起了曾经在吴式影片里那些打不完的双枪和一地的子弹。胡军虽然扮相上由于年龄的原因吃亏一些,但是已经做到了不过不失。而关羽的出场,则有着动作的美感。当然,吴宇森到此已经完全的摒弃了一寸短一寸险的武学法则,让关二爷大张旗鼓的冲锋。最后的张飞式爆发,则犹如一场橄榄球古代争霸赛。秉承着力量决定一切和勇字当先的传统。不过,考虑到梁朝伟扮演的周瑜本身在片中戏份不应单方在武戏上缺失。吴宇森给出了一个文戏演员能够做到的极限。完全让其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空间。
除去个人秀。吴宇森也刻意的玩起了大片帝国的标志性建筑物——桥段。双方进兵时刻互相斗智一段的平行蒙太奇。孙尚香对于鲁肃胯下之马和刘备的点穴手。以及孙权围猎时的自我内心斗争,这些方式都无一不熟悉放在电影里无一不好看。但放在历史的洪流中顺流而下。待到三国赤壁的回旋间打转推敲时,却又无一不陌生。
不过,这片子还有着最后一个吴式标记,那便是双雄的不死情结。于是,瑜亮之争成为了影片的一个看点。吴宇森永远忘不了双雄。凯奇与屈伏塔的变脸之旅。小庄与李鹰的惺惺相惜。
还有那句“瑜是瑜,亮是亮”后的从此转身,各为其主。
复活?三国情结。
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林志玲,犹如每一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梁朝伟。
《赤壁》(上)里,我们看到的,是缠绵悱恻版本的貌似恩爱夫妻,逐步升级的你侬我侬,灼人眼球的情爱翻滚。什么都是,就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周郎与倾城之色的小乔。
所以说,从这一点上看,《赤壁》(上)只是一部标准的娱乐电影,没有任何的成为史诗和能够完整的还原历史的能力和责任。历史,请出门左转。这电影里的人物都在,只不过他们变了。
张丰毅的黄金时期虽然已过,但是其扮演的曹操还是没有令人失望,这个家伙笑的时候,就是那个枭雄。而梁朝伟在港台演员集体低迷的情况下,再一次令人有少许的惊喜,他的小神态和表情的把握已不需要我们评述,只是不晓得,为何他每次在黑幕淡出前,都要极为“梁朝伟”而非“周瑜”的一笑。金城武扮演的诸葛亮还是可以的。但是问题是,这人物引发了最多接近笑场的台词。幽默可以代表智慧?
吴宇森与三国展开了一场双方没有对错,势均力敌,却又都不退让的拉锯战。他们犹如这影片里的瑜亮一般,彼此赏识,却又永不妥协的对峙着。
其结果便是,这不是我们熟悉的三国。
所以说,当这部《赤壁》(上)强势的到来,让整个影坛在时隔一年后再次疯狂,让历史中沉淀的这段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经典出现。催生了各色人物的纷纷登场。这一切的一切都苏醒后。很多记忆鲜活了起来。
这不仅仅是周郎饮酒放歌提剑刻下字迹的悬崖与江畔。这更是一场智力与武力的终极较量。那长坂坡一人之力救主的常山赵子龙。冒充智者用巧劲博千斤之力战群儒的诸葛孔明。那厚黑无敌,表面上草鞋不离手实则周旋与各色人等之中的刘氏皇叔。还有,那天下貌似尽在掌控间,无毒不成事的曹孟德们。都不在电影里。
他们,一直在历史里。
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场吴宇森的三国梦想还原。他偏执,又坚持的做出其自己的想要的那个时代。而我们的三国梦想,仍在寻找。吴宇森没有错。他拍出了一部流畅正常的吴宇森电影。而三国梦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没有醒。
只能在每个午夜梦回,才听到震天的喊杀之声,看到那灰飞烟灭的一切。那一切属于记住三国的人,属于留恋历史的你,属于看过这电影就忘记的你我。
请在自己的心里,重回赤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