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orian
Gloria in Excelsis Deo Gloria in Excelsis Deo Gloria in Excelsis Deo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suscipe deprecationem nostram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so sad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so sad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Qui sedes ad dexteram patris, miserere nobis Gratias agimus tibi, propter magnum gloriam tuum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so sad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so sad Tell me why I feel so sad...
Jesu Christu... Amen Jesu Christu (so sad, so sad, so sad) Amen Jesu Christu... Amen Jesu Christu... Amen
来自英伦岛屿的gregorian(教皇合唱团)(又称“格里高利合唱团”或“上帝之音”),由frank peterson在2000年前后精心筹划。他们浸yin于教堂音乐与合声风格,以翻唱流行经典歌曲为主。gregorian的作品曾在全球34个国家发行、在7个国家创下前10名的成绩,获得1张白金及7张金唱片的殊荣,乐队成员全部由受过专业美声训练的gregorian歌手组成,他们以天籁般的优美和声把传承600年的古典美声演绎成流行音乐,别有一番滋味。这10位著名的吟唱者可以说是教堂合声乐音的顶道者:philipconway、thomasbarnard、jeremybirchall、andrewbusher、markbradb2ury、timothyholmes、rogerlangford、gregorymoore、davidporterthomas及christophertickner,他们在英国的地位崇高,歌声从london、oxford、cambridge、birmingham、nottingham、southampton到edinburgh的教堂均可耳闻,也均为传统音乐名校st.martin、royalcollegeofmusic、king'scollegecambridge、royalacademyofmusic及royalnorthernschoolofmusic等出身,可说是最能亲切表达、也最具经验的诠译者。 而peterson作为前enigma成员,本人不但是超级金曲”time to say good bye”(德国音乐史上最成功的单曲)的作者,制作过大牌如sarah brightman、andrea bocelli、marky mark及sandra等,经手专辑总销售量更是突破了百万。他搜遍了全球流行音乐找寻合适的歌曲,一方面必须耳熟能详,另一方面则要能适合gregorian的的合声唱法。正是这样的严格筛选过程,造就了上帝之声。
gregorian的专辑全都是在大教堂中完成录音,所有成员也都有参加教会唱诗班的经历,在英国音乐界享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干净的声音使得在流行音乐的范畴中多出一份圣洁的意味,而sarah brightman更是数次在作品中献声,为专辑平添几分光彩。他们所造成的影响几乎使得gregorian的圣音传遍全世界。 gregorian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gregorian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gregorian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按照传统的说法,罗马教皇gregorian一世(590--604年在位)从统一治理教会的目的出发,搜集整理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圣歌集,从而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所用音乐。 gregorian圣咏只用人声,歌词采用拉丁文,不用器乐伴奏。gregorian圣咏没有和声和对位,旋律简单,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过八度。虽然它的旋律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gregorian圣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希伯莱、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音乐,因此,它使我们了解了已失传的古代地中海地区的音乐文化。同音,gregorian圣咏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
gregorian chant以极简单、极低沉的管风琴为背景(或完全无背景音乐),压抑的男声如潮水般连绵起伏,时而徘徊于幽沉的低音部,时而又突然攀升至难以想象的高音区,音域跨度之大和对人声要求之高,是其它early music所不能比拟的。 圣乐对中世纪的欧洲人而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社区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参加宗教聚会,并在聚会中唱圣歌。天主教的主要礼拜仪式有两种:“弥撒”与“日课经文”,gregorian圣歌就是应用在这两种天主教的礼仪歌曲。 如果说中世纪的gregorian chant代表着摈弃所有尘世俗欲与理性,一切精神指向归于上帝的话,那么在2000年出版的这张《gregorian·mastersofchant》则彻底地颠覆了gregorianchant的所有精神指向。
Gregorian是由12位浸淫于教堂音乐与合声风格,拥有深厚古典基础,并在英国伦敦乐界有一定地位的演唱家所组成。其制作人Frank Peterson曾是Enigma的一员,知名作品有很多:如Enigma的<Sadeness>和<rinciples Of Lust>,Sarah Brightman的<Time to Say Goodbye>等等。正因如此,我们常常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听到与Enigma如出一辙的配器和编曲,而Sarah Brightman更是数次在作品中献声,为专辑平添几分光彩。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所谓的"Gregorian Chant"。这是在罗马天主教会的正式礼拜仪式中所唱的圣歌,起源于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当时有位教宗叫格林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任职期间公元590~604),他曾将这些圣歌编辑成册,因此后世人称其为“格林高利圣歌”。Gregorian Chant具有以下特征:歌词全是拉丁文,是无伴奏、无和声的单一旋律线,节奏非常自由,采用不同于“大小调系统”的调式音阶,同时还具有客观的、非个人的与超世俗的性质。这种圣歌音乐与礼拜仪式密不可分,它们可算是“功能性的音乐”,亦即具有特殊功用的音乐,不具娱乐价值。它们主要旨在表达歌词的宗教内涵,而不注重官能美感或情感诉求。但有趣的是,中世纪许多俗乐与民谣却改编自格林高利圣歌的曲调。
圣乐对中世纪的欧洲人而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社区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参加宗教聚会,并在聚会中唱圣歌。天主教的主要礼拜仪式有两种:“弥撒”与“日课经文”,格林高利圣歌就是应用在这两种天主教的礼仪歌曲。例如,弥撒常用部分的歌曲包括<垂怜曲>或<慈悲经>、<光荣颂>或<荣耀经>、<信经>、<欢呼歌>或<圣哉经>、<羔羊赞>,在中世纪时都是用格林高利圣歌来吟唱。因此一般民众对于格林高利圣歌的熟悉程度就如同今日一般民众对于本地流行歌曲的熟悉程度。
[ 本帖最后由 流云飞渡 于 2008-4-24 11:4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