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网络的兴起,BBS这一独特的留言形式已经成为了广大青年人进行情感交流、获取社会知识的系统化平台,是青年人尽情欢乐、肆意宣泄的精神乐园。那么,是什么让这些青年人陷入其中,乐此不疲呢?回答是:灌水。
什么是灌水,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灌水自古有之,它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据我考证,灌水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它是一种社会活动。到了西周,灌水逐步成为了一种交流情感的大众化运动。特别是文人士大夫,以灌水进行学术交流,进行政治探讨。当时灌水的主要方式有书信来往、促膝谈心、打情骂俏、夫妻夜话等。历史上最著名的灌水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数十人进行的“曲水流觞”,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士文人,相约在一流水旁,水中放置酒杯,杯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要即兴赋诗并饮酒,作不出诗的再行罚酒。事后,王羲之将大家的诗收集成册,并挥毫作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行书、也是天下第一本灌水诗集《兰亭序》。自此后,灌水沾上了很浓的文艺气息,后人纷纷效仿。
前面讲了,受条件限制,古时的灌水多采用书信。一般情趣相投的文人、政客等,闲暇之余,都会互通书信,以此结交感情,博得一乐。他们在信中嘻笑怒骂,时而吹捧,时而诋毁,天文地理,花鸟鱼虫,荡舟垂钓,饮酒狎妓,无所不知,无所不谈。行文更是忽左忽右,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令后人读来捧腹大笑。这样的灌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人在自娱自乐中既增进了友谊,又放松了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文人之间灌水,学者、政客之间也灌水。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也喜好灌水,当然,他们灌的是革命启蒙之水。中国革命领导人也灌水,他们灌的是浪漫主义革命情怀。情人之间的灌水在历史上更是不胜枚举,陆游与唐婉就在沈园灌了一回,只灌得肝肠寸断。后来陆游觉得不过瘾,更是一个人独自灌到耄耋之年,可见用情之深。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都是爱人之间灌水的经典之作。
在中国,曾经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大的灌水运动,那就是文化大革命,大字报满天飞,灌得国人神情恍惚,灌得国力每况愈下。你灌一篇,我灌一篇,满街都是灌水帖。这样的灌水,我们不希望再次出现。党的十七刚刚召开,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思想,这对我们的灌水事业具有相当大的推动力。灌水,应该是灌和谐之水,不能灌肮脏的、对社会有破坏作用的水。只有和谐之水,才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才能使社会安定团结。
除了对灌水的社会及历史意义有所了解外,我们还应该把灌水提高到一个学术的水平上。灌水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是哲学,是世界观,属于意识形态。它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总结、概括,并指导人们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由三部分组成,原我,自我,超我。把水灌成超我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灌水。灌水要不假思索,要下意识的,瞬间爆发,不能自已。也就是说,灌水存在于潜意识,是平时生活、情感的积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流露出来。所以,现在的灌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使其成为一门包含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新型学科。要把水灌入意识形态,这才是灌水的最高境界。
从道德层面看,我们一直拒绝污秽之水,但是网络良莠不齐,诽谤、对骂,调戏甚至猥亵的情况时有发生。从高的层次看,网络是一个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进行交锋和竞争的重要场所,它不同于古时的书信交往,其瞬时性、虚拟性、超时空性为诸多或真或假的信息传播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这就造成了网络浊流、暗流横行于世,并逐渐渗透进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尴尬局面。不过总体看,我们的灌水是健康的,主流还是好的。但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如脏水,污水,黄水,淫水等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加强灌水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灌水者的个人素质,以德治水,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希望通过这篇拙作抛砖引玉,与各位朋友共同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